/ 家国情怀 / 建艺品格 / 时代风采

2月24日-3月4日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陈云同志提出的执政党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对我们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做好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2月25日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九个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2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积极支持各群众团体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

 

5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逝世,终年88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15日决定接受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5月16日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荣誉称号。

 

6月22日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议期间再次讲到了经过多次修改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他说:总的来说,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现在这个稿子是个好稿子。我们原来设想,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使这个决议起到像1945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我想,现在这个稿子能够实现这样的要求。

 

6月27日-29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会充分发扬民主,参会同志畅所欲言,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讨论决定中央领导人选的过程中,采取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恢复和发扬了我们党在延安整风期间形成的优良传统。这次全会生动地表明了我们党的坚强团结,充分地反映了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总结经验、团结前进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胜利地完成了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9月3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政策:(一)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二)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三)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四)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五)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六)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七)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八)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各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九)统一祖国,人人有责。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提供建议、共商国是。这一方针政策既考虑到国家统一的民族利益,又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缓和了两岸关系,宣告了两岸关系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10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指出今后要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并增加自谋职业的渠道。

 

11月30日-12月13日

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赵紫阳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有必要从今年起再用五年或更多一点时间,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样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打好基础,更好地前进。报告提出十条方针:一、依靠政策和科学,加快农业的发展;二、把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放到重要地位,进一步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能源工业和交通运输工业的建设;四、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五、分批进行企业的全面整顿和必要改组;六、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增加和节省建设资金;七、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八、积极稳妥地改革经济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九、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大力组织科研攻关;十、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产党员网等